平方和吕杰勇:韧如蒲苇,一名量化老将的自我变革
今年平方和投资业绩亮眼,适逢契机,交易门有幸采访到平方和投资创始人吕杰勇,跟他一起聊了聊平方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让我们对平方和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国内最早从事量化的年轻人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而中国推出4万亿补贴计划,这边风景独好。当时大批华尔街精英回国寻找机会,就此把量化的思潮和理念逐渐带回国内”。最近吕杰勇在接受交易门独家专访时,回忆起了那段峥嵘岁月。
那位华尔街回来的前辈当时打开电脑,指着文艺复兴公司的官网,跟吕杰勇说,这个行业的翘楚都是数学家、计算机专家。“你也是学数学、搞计算机,跟他们是一样的,我们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做跟他们一样的事”。吕杰勇内心被文艺复兴的西蒙斯这个量化教父的传奇故事触动。他从此步入量化行业,成为国内最早从事量化投资的年轻人,开始了数学、计算机、股市相结合的量化投资实践。
吕杰勇从小学习优异,是当地高考状元,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取得本科学位,又在北京大学取得计算机硕士学位,硕士期间还进入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学习。“当时我觉得人工智能很有趣,没想到事隔多年后应用这么广,计算机能识别人类图像,能听懂人类的语言,能读懂人类的文字,也能把握股票市场的脉搏”。
在读大学之前,一则新闻曾给了吕杰勇极大的触动。1997年5月11日,超级电脑“深蓝”将棋盘上的一个兵走到C4位置时,战胜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作为一个象棋爱好者,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太大了,计算机经过了图灵测试,可以在智力极限上战胜人类了,这太酷了!”
让机器战胜人类,在吕杰勇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其后读大学期间,吕杰勇也真的模仿“深蓝”编写了一款对弈软件,还是在国际象棋上加了一对炮的中西合璧象棋,提升趣味性,也增加了博弈难度。这款软件在校园中流行起来,将不少同学训练成对弈高手。后来在校际比赛中,还帮助北大团队大比分反败为胜。
大学毕业后,吕杰勇先在互联网行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大家用拼音打字,需要从字母到汉字的转化,要不停的翻页寻找自己想要的汉语字词。看到一些专业打字员用五笔打字法,噼噼啪啪录入很快,吕杰勇想,拼音输入法能不能也很快呢?
吕杰勇和他的团队巧妙地运用了创新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方法,创造了一款首次命中准确率极高的输入法系统,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在使用的“搜狗输入法”。这个输入法后来有十几亿用户,超越了历史上的所有输入法,包括专业打字员引以为豪的五笔输入法。
“棋类软件是让计算机从所有可能的走法空间里寻找最优的招法,输入法软件是让计算机从所有可能符合拼音条件的汉字空间中寻找最优的词句,而量化投资就是让计算机从全市场四千多个股票中寻找最优的几百个股票;其实这些问题都是空间寻优问题,没什么本质不同”。他解释说。
从2009年初的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到2015年中国股灾再现,吕杰勇经历了国内顶级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的完整市场周期考验,于2015年选择了创建平方和投资,开启了在中国量化投资界的角逐之旅。当时很多身边的人替吕杰勇担心,他却非常坚决,“其实很正常,自从认识了西蒙斯,踏入量化行业,我就决心要出来创建文艺复兴一样的对冲基金”。
稳如磐石, 平方和志为行业标杆
众所周知,量化投资是一个高度内卷的行业。那么,平方和投资是如何在众多量化公司中脱颖而出呢?“狭路相逢勇者胜”,吕杰勇十分信奉刘伯承将军的这句名言。他甚至认为“内卷”也将伴随自己的一生。
他回忆起在打造搜狗输入法的时期,因为这个创新具有变革性意义,互联网国际巨头google也要分一杯羹,试图借助这种技术来抢夺中国用户。“还记得google派了一个叫‘康神’的程序员团队,全部是国际级的技术专家,扬言要取代搜狗输入法;而我们当时在公司品牌、技术、财务等各方面又明显比不上人家,很多人就觉得我们必败,包括我们自己也是压力山大”。
即使多年过去,当谈到这个话题时仍然能感受到吕杰勇的压力,“没办法,该来的总会来,我和团队从此更是通宵达旦对各个技术点做改进,有几次忙到第二天早上,吃完楼下的小吃店,踏着朝阳回到公司旁边的出租房合一下眼,然后又继续新一天的输入法改进之旅”。那段时期是黑暗的、压抑的,回头看这件事,吕杰勇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现在大部分人都还是用的搜狗输入法吧”。
中文输入法之战的场景跟现在量化行业的内卷有点像,“天才、勤奋以及深厚的数理积淀,加上遇强不弱的战斗精神,是平方和投资的生存哲学”。
自创立以来,平方和投资不断从海内外的顶尖机构和院校引入人才,同时不断打磨系统和IT,增强算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平方和投资连续几年都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投资业绩,也很快引起市场上专业投资者的关注。公司来访者络绎不绝,甚至一度出现会议室供不应求的局面,有些投资者不得不在楼下的咖啡厅等候多时。平方和逐渐成为了国内量化投资领域的标杆之一。
随着平方和投资的名气越来越大,资源越来越多,吕杰勇反而沉思起来,“与其让别人称为投资家,不如被人称为程序员,我们更像是孜孜不倦分析数据的工程师”,吕杰勇解释说,“当市场顺利的时候,我们心无旁顾地分析数据,当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更是孜孜不倦地改进模型程序代码”。
在看似枯燥平淡的投资过程中,平方和也曾面临市场中各种各样的诱惑,“曾经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赚钱方式,有赌小票的,有赌风格的,有赌白酒的,有赌医药的,只要在风口上,似乎就会无所不能”,但吕杰勇却一直“如履薄冰”,把风控放在投资的最前面,严格控制行业暴露、风格暴露等风险指标,不做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任何事情。
“赌风格或行业容易一时超车,但不会一直超车,经历过这么多年,看到太多同行虽然名噪一时,但又纷纷倒下”。
坐在我面前的吕杰勇不忘初心,脸上带着风雨之后的淡定与从容。
韧如蒲苇,量化老将自我变革
自2015年成立,平方和投资凭借亮眼的业绩备受市场瞩目,斩获包括私募金牛奖等国内多项重量级私募量化奖项。发展至今俨然已是行业老将。但创业不易,尤其量化私募创业更难。作为国内的新兴行业,量化投资暂未有太多直接经验可以借鉴,行业人才也很短缺,一切都还有待入局者的慢慢摸索,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
平方和投资属于技术创业,在一个程序员眼里,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就是编程语言。体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平方和业绩一路狂奔,技术方面越做越强,对编程语言理解越来越深,但对管理语言方面的理解却相对偏少。“当初创业带着几个帮手就直接出来了,然后大家一起打拼。初期没有什么问题,但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作坊式的管理弊病就会慢慢显现,人情驱动显然对公司发展不利,所以也是走过一些弯路”。
强于技术,弱于管理,由于时间精力和管理经验限制,平方和投资曾经出现过在服务方面投入不足的情况,为此也有一些相关岗位的员工离开。“回想起来,一些很熟悉的人离开,很遗憾、很痛心,没有做到公司管理升级,也让可能的成功打了折扣。”他说。
痛定思痛,吕杰勇锐意变革,决心彻底整改公司管理模式,引入国际化专业管理团队,对公司管理进行全面升级变革。“改革似乎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汇,但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其实是很痛苦的,就像鹰的重生,需要拔掉羽毛、啄掉爪子、敲掉鸟喙才能真正脱胎换骨。”
如今的平方和投资除了在投研上持续投入,在团队建设上也有了更扎实的改革措施,进一步了补充公司的中后台,加强了人才和制度建设,公司整体架构得到了全面升级。
改革之后的平方和焕然一新,业绩持续位于行业前列,部分曾因理念差异离开的成员也选择回归,公司迎来柳暗花明的新气象。原来迷茫与光明之间,就差一个转弯,在倒下和重生之间,就差一个蒲苇般的韧劲。
量化行业沉淀十余载,吕杰勇始终把带领团队去到更高的战场作为矢志不渝的目标,一直在思考怎样可以更快、更好地迭代进化。“韧如蒲苇,稳如磐石,这是平方和投资一直以来的企业特质。如今我们锐意变革,全面升级,按照目前的企业治理和策略容量,团队管理几百亿的资产规模、服务渠道和客户,也是非常游刃有余的,这就是这一年的变化。”提到平方和的现在与未来,吕杰勇自信满满。
关于平方和的未来,吕杰勇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做中国最好的量化私募基金。
对话吕杰勇
量化投资流程以及量化从业环境
Q:请问吕总,平方和的策略研发流程是如何的?它有哪些特点?
重点说说股票研发。我们用的是一种国际上比较成熟验证的框架。
所谓的一个好的框架,它有几个特点。
首先它有很强的预见性,你现在用这个框架,很多年之后你还是用这个框架,不是说随时过时。
第二,它有包容性。当你有一些新的创新的时候,它也能够包含进来,不能说你阻碍了你的框架,阻碍了创新,那不叫好的框架。
第三,能够容纳更多的智慧,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能说这个事只有老板懂,其他人就没法进来。
第四,它有安全性。不能说一个人走了,把整个系统都攻破了,所有成果都丢掉了。
这个整体框架是一种流水线式的投研生产模式。
第一步,有研究员来挖因子,或者称为找规律,每个研究员都会找到大量强有效、低相关的因子。
第二步,通过机器学习、统计学习的方式把所有的因子整合成一个评价预测系统。假设我发现的规律越来越多,基于这些规律,我的预测就会越来越准确。我的目标是把全市场的这4000多个股票从强到弱做排序。
第三步,由基金经理生成最终组合。在做组合的时候,既要考虑收益,也要考虑风险,你得把各种风险都给控制住,然后再拿收益。
第四步,有交易员去做交易执行。交易团队每天要接收海量数据,在毫秒处下功夫,尽可能地实现日内低买高卖。
从研究到生产,流水线上的每个环节都要足够专业化精细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自己领域里做到跟别人不一样,比别人更好一点。如果每一块都比别人好一点,最终这个系统会比别人好很多。
Q:按道理来说平方和2015年创业,这些年业绩做得很扎实,类似背景的私募规模已经突破百亿。平方和怎么看待管理规模?
业绩上我们一直都处在头部私募行列,近两年的业绩也很不错。因为管理升级和内部调整,在规模上平方和暂时停滞了两年,这两年整个行业发展很快,我们相对来讲是落后了。
关于规模,我们目前也有50多亿,其实也不算小,公司发展势头也很好。后面我们也是希望稳步发展,逐步扩大规模,为投资者管理好每一只产品,每一笔资金,不急于求成。
Q:吕总如何看待量化行业的就业前景,什么样的年轻人适合加入量化行业?
量化投资做深做强其实是不容易的,看似人人都能找出一些规律,但是找出深层规律着实不易。所以如果要想取得异于常人、超出同行的业绩,需要基本功很扎实,数理能力很强的人,这样的研究型人才在这个行业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属于挑战智力极限的少数人的游戏。通过数据找规律,用数学公式表达,用计算机语言实现,这两种能力都有的人才是这个行业需要的人才。
量化投资是属于金融板块里面的一个子领域,不可能像互联网那样一年一个公司招几百人上千人。这两年行业发展快,会形成一定的人才虹吸效应,但总体容量不是很大。
Q:量化从业者普遍会有一种焦虑感,您怎么看呢?
焦虑感我认为是必然要存在的,做投资就像与市场怪兽搏斗,压力很大。如果一个研究员不努力,或者心态很佛系,那么有可能不适应高压、高对抗的环境。
为什么我们比较喜欢搞竞赛的人,因为他们是一些高学历的人,本来就在一种非常严酷的环境里面对抗出来的。可能问题越难,他越来劲。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问题难了,我绕开,让自己舒坦一点。但是对于有一类人,他就觉得挑战问题才是他最舒坦的状态。
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年轻人,要的就是这股劲。
Q:平方和会创造怎么样的工作环境给年轻人?
做技术的人一般都很有特点,通常都是很皮实,很优秀,自律性很强,愿意去付出,愿意去挑战。我们要让他们学到东西,有成就感、有挑战。那首先要给他们一个好的问题。
第二个要给他们一个好的回报。因为他如果在这个领域能够做出好成绩,大概率也是可以获得非常可观的回报的。
第三,我也要做好他们的榜样。一般来说技术强的人不太喜欢被不懂技术的人管理,所以说领导者必须跟他们是同类。
最后一个是,我认为应该给年轻人一个单纯的文化,让他们能聚焦工作。
以上这些都是平方和目前正在做并且会一直坚持的。
另外,平方和投资的北京和上海公司也在招纳英才,大家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查看交易门直推的工作机会,投递简历,成为优秀团队的一员!
启林投资创始人专访因诺资产创始人专访茂源资本投资总监专访
抛弃互联网大厂,他是“离经叛道”的量化算法工程师
Q总:量化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程序猿?你想不到在量化行业你有多重要!别把量化交易变成拼人力、拼硬件、拼资源的烧钱游戏